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龙说过:他不怕那些会千招万招的人,只怕将一招练过一万遍十万遍的人。
我们做纸箱的也是一样,程序设定好,换谁来做都是一样,依序而行。当然这个前期的工作是少不了的。
对于原材料指定区域存放,并做好标示,哪一家客户,哪一款纸箱使用,开机人员一目了然。
对于版和刀模的管理是很多纸箱厂最头疼的事,一套版动不动就是几千块,价值不菲。将所有的挂版、刀模进行清理规划,做好相关货架,指定存放地点,并进行统一编号,对号入座进行摆放。
在使用的时候各机台自行安排人员取版还版,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损坏,即时上报进行修补或换新,否则下次翻单时如有发现未对号入座存放、有损坏,则由前次生产机组照价赔偿即可。
机组人员的安排调整前与后的安排:
机组成员
原工作内容
现工作内容
主机手
调机、取版、领刀模、找纸板、拿水墨、上版、校版、对版、首检、抽检
调机/上版(送纸部/第一色、第二色、第三色)、校版、对版、首检
(开槽部可由PLC直接调整)
副手
协助上版,洗机,擦版、找纸、拉纸
调机/上版(第四色、模切部)
普工
上纸、拉货
取版、拿水墨、拉纸
普工
上纸、拉货
领刀模、拉纸
现在设备的采购,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稳定,精度,效果,更多的应该考量如何实现与生管系统的良好对接。
如何通过生管系统直接将生产排程投放到机台上,直接将所要生产的数据进行抓取,省去了排程人员的判断时间,查找时间,打印动作,移动传递时间等等,大大提高排程效率,节省成本。
很多公司的薪酬是以计件的方式核算的,多劳多得,比较公平。计件是好事,但如果没有关键流程进行把控,很多理想当中的好事会变坏事。
排程直接排到机台,不用考虑机长与主管的关系,机长依令执行,没有挑肥捡瘦,没有私调顺序,更加没有用错图纸,为何?
每天的工作任务清清楚楚;生管上明确标注印刷版在什么仓位号;刀模在什么仓位号;水墨用什么色?需要多少一清二楚。
同时,的原因。各负其责,井然有序,任何时候都不会乱。
如按此调整,最早能在40分钟以内做完,都算很快的开机准备的工作,现在基本常规四色产品可控制在30分钟内即可完成。
粗步估计每单可节省20到30分钟,按照一天8笔工单计算,每天可以多完成2-3单的生产任务,每笔订单按照4000元的保守销售额,一个月可提高36万产值/机组。
在提高效率,提升产出的同时,还节省的大量的时间,水电气等等;另外:以一天计,一月计,机台的效率,平均车速,能耗,产废,产量均有详细数据,无需另行统计核算。最重要的是可以对我们机组人员进行重新分工,充分发挥机组成员的作用;以前机长一人干光前期工作的情况可以彻底改变,这就是为什么要对机组人员做安排调整
每做完一单,将不良品数量直接在机台上作记录报备;同时向当班主管/班长提报,如需补料即刻进行,避免下次重新开机补数。
设计规程,前后站进行关联,如下工序发现上工序不够数,即刻报备主管进行查证,否则由本工序进行欠数考核,一环扣一环,保障前后工序均无虚数,不仅节省了二次开机补数的成本,同时还准备管控数据,没有虚报。
在建产品档案时设置好最优的工艺路线,对有条件要求的产品进行指定机台设置,在生产排程时,系统会根据用户指定的条件将需要排产的订单进行收集筛选。
系统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排序,优先级别按照交期,颜色,规格(从大到小/从小到大)进行智能排列,可一键传输到生管完成排程作业。
如有几台相同设备时,系统可以进行智能分配,一步完成排程作业,简易快捷。当然,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调整,插单/调单/暂停/整理,简单搞定。
机台自动回收数据并自动计算计件工资。生管系统的自动回收,不仅有良品,还有工废,ERP系统可根据这此数据直接自动核算该机组的计件工资和绩效考核,省人省心。
办公室排单电脑每秒三次的回收数度据,保障信息的及时性,可以通过电脑,清楚的知道当前的机台运行状况,客户询问时可快速进行回复,提高服务质量。
最早的生管系统与车间的生产是脱节的,各行其事,生管要跑断腿,更甚与主管经常发生摩擦还不一定拿得到需要的信息,如果实现了上述的功能,带来的好处如下:
1.提高机台生产效率25%以上;
2.可以让负责排程的主管人员,快速完成计划排程,将工作重心放在现场进行跟踪指导,重点跟进人员培训,品质管控,异常处理,消耗控制等。
3.信息自动分享,让用户的跟单/业务/经理/老板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生产状况与动态,在必要时可进行相关明确的指令;信息传递效率提高50%以上;
4.省去写报表,认别报表,核算工资的统计人员,每天的生产数据及计件工资可及时打印进行公示,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激发员工的竞绩,重而进一步的提升效率提高品质。
5.有效控制印版刀模成本,减少损坏率,节约成本;将模制具成本降低15%.
最早的红利时代已过去,人工不值钱的时代回不来了,智能化的生产已是工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。你准备好了吗?
上一篇:已经没有了
下一篇:已经没有了